中国早在建国后就进入了全面工业化的阶段,不过当时中国完全有赖于内循环,产品很难有国际竞争力,于是到了后来经济改革后,开始针对出口贸易做了大量改革,有了经济改革做铺垫,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制造业,到了进入WTO后,中国制造开始进入全盛阶段,中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有了工业化大国的美誉,不过它却难以成为工业强国,不少问题成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困难之处,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常年仰仗于人口红利,可是熟悉历史规律的人都知道人口红利随着工业发展会逐渐消失殆尽,这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不少发展困境,所以对制造业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那么中国制造业应该如何进行改革,才能让中国制造业在未来真正屹立于世界前列呢?
一、基于人口红利的传统中国制造业
进入WTO后,中国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中国陡然成为了世界上的一个经济强国,不过繁荣的背后却是中国基于人口红利的制造业。在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红利得到了全面体现,于是中国经济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也是必然的。
发展十余年后,今天的中国制造业已经需要从原来的低端制造业转向高端制造业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做的转变还很多,所以如何让中国制造业从低端走向高端就是中国制造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常年从事于低端制造业的中国,以富士康给苹果公司生产零配件为例子,富士康平均只能拿到一台苹果手机1.8%的利润,于是苹果公司每获得1亿美元的利润,富士康才获得180万美元的利润,差距之大可以想象,所以这让中国企业长年累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研发,长久以来就会造成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弱,以至于只能沦为产业链的最底层。
这个平均1.8%的利润率代表了中国从事于低端制造业的无奈与心酸,毕竟刚刚与国际社会接轨,不从基层做起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首先从事于低端制造业是可以被理解的。
可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中国制造已经在世界上打出了招牌,这个时候还仅仅拿着1.8%的利润就不行了,这时中国制造业开始积极寻求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首要解决的就是制造业的产业链分布问题,从曾经的广而杂渐渐走入窄而精的发展模式。
二、制造业转型依旧非常困难
想要摆脱每一亿元利润中仅能拿180万元的低端制造业可不是件容易事,毕竟高端产业需要中国花很长时间去积累。
目前中国在很多高端制造产业上依旧与西方国家差距很大,例如在航空发动机,生物医药和半导体工业领域,中国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客观差距还是要承认的。
正是因为高端产业的投入研发成本高昂,制造技术难所以一度被誉为工业皇冠,中国制造离这些工业皇冠的差距还尚有一段距离,这让中国制造业在这时的转型遇到了困难。
想要走入高端产业,尚有一段差距,继续保持在低端产业链上,则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然要渐渐耗尽,在如此局面下,中国制造业如何抉择就成了一个摆在中国发展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了。
想要摆脱困境,就应该主动出击,选择合适自己的高端产业,目前中国在互联网发展上占有优势,这非常有利于中国在半导体工业以及通讯工业领域占据优势,所以中国制造业未来在这些领域上寻求突破的可能性比较大。
除了能在已经占有的优势产业中寻求突破外,中国制造业还能在一些高端产业中的空白上大大出手,例如新能源汽车。
目前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上已经获得了不少突破,这能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如果中国能在这一领域上占据优势,那么带来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所以在未来高端制造业的选择上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适合自身发展所需的高端制造业后,中国可以依靠这一制造产业形成一个产业优势,从而根本上改革中国制造业一直大而不强的困境,这也需要未来不少青年人才的参与和发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业就能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真正做到进入高端产业链。
曾经长期依赖于低端制造业发展的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如今也走到了进入高端产业链的道路上,如今选择进入高端产业链的方式就考验着当下中国制造业的抉择,这让无数人期待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也期待看到一个真正站在高端产业链上的中国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