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绝望中坚强,渐渐明白,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频道:卡片知识 日期: 浏览:0

我是一个七零后,出生在豫东平原一个贫穷的小村里。父母都是农民,平日辛苦地打理农田,维持着一家的温饱。父亲会木匠活,农闲时做些家具,到了有集会时去卖,也能赚些钱。我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就是和父亲一起去集会上卖家具。因为卖了家具之后我可以买些好吃的解一下馋。

我们姐弟四人。我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姐姐最大,大哥比我大八岁,二哥比我大四岁。姐姐小时候渴望读书,但家里穷,又因为要照看弟弟,所以父母便早早的不让她读书了。大哥读书时成绩优秀,家里墙上的那一面面奖状便是最好的证明。语文第一,英语第一,总分第一,这些激动人心的字眼激励着我要像大哥一样努力学习。二哥小学时不喜欢读书,小学四年级便退学了。

生活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一场灾难悄无声息的来临了,我家从此进入了苦难的深渊。

那是一九八三年,踌躇满志的父亲决定大干一番事业,相中了外地的一堆木料准备买来做家具生意。当时家里没钱,货款需要八千元。怎么办?贷款!父亲从信用社贷了八千元,委托搞拖拉机运输的二叔拉了回来。我记得当时的木料都是解好的板材,在村里麦场里整齐地堆放着。这些木材,真是我家的命啊!现在网上显示,当时的一万块钱相当于现在的二百五拾三万,那当时的八千块钱岂不相当于现在的两百万?从此,我家为了这要命的两百万,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一九八三年冬天,也就是我家的木材拉回来几个月之后,一个雨后的傍晚,出外跑运输的二叔在将要到家的村外出了车祸。由于下雨,雨水冲破了路沿,向路边的三米深的大沟冲了一个大口子。可能当时由于天黑路滑,二叔驾驶的拖拉机翻进了大沟。等村里人帮忙把二叔弄回家时,二叔还有气,只是说肚子疼。当时父亲和众人商议,如果现在送医院,医院离家有二十多里路,天上又下着雨,当时不像现在有车,只能用人拉架子车去,决定第二天一早再去医院。第二天一早,父亲和邻居用架子车拉着二叔向县城的医院里赶,结果在临近县城的时候,可怜的二叔永远停止了呼吸。

二叔去世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村子,村子里一片哭声。二婶哭的死去活来。二叔恋恋不舍地走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二十七岁。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年轻的妻子,一岁多的女儿,还有尚在妻子腹中未出生的儿子。

二叔去世那年我九岁,当时上小学三年级。大哥应该是十七岁,正读高二。大哥成绩好,正在为高考加油努力。

二叔的去世给父亲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压力。逐渐年迈的父母,自己的四个孩子,二叔家的两个孩子,两个家庭的农活,巨额的贷款,所有的一切都象一座大山一样压在父亲的肩头。母亲是一个性格温柔善良的女人,面对家庭的苦难无能为力,只能在寂寞的夜里无助地哭泣。

一向坚强的父亲终于扛不住了,精神上逐渐出现了问题。向来熟练的农活,木工活都干不好了。场里的木料经过风吹雨淋,有的己经坏掉了。一部分好点的便宜处理了,还有的被别人偷偷拿走用了。就这样一堆我家视为性命的东西就这样化为了乌有,而信用社的贷款虽然还了一部分,但是还有大部分未还,它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家人的心头。

母亲苍老了许多,头顶的头发掉光了,只留下明晃晃光洁的一片。两只眼晴哭得也几乎睁不开了。

正在读高中的大哥或许是家庭压力太大了,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难以学习下去。

正在做着大学梦的大哥醒了,他知道自己的大学梦与自己渐行渐远。

大哥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校园,离开了通往梦想天堂的地方。他知道,他有比实现心中梦想更现实更迫切的任务,那就是勇敢地挑起家庭的重担!

二叔去世了,父亲得了神经病,再也不能挑起生活的重担,只能偶尔下地与母亲一起干点农活。大哥无可奈何地退学了。

此时,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我们,不仅面临着生活上的苦难,更有精神上的巨大折磨。一些不怀好意的村民看起了我家的笑话,编造一些谣言中伤我们,说我家上辈子造了孳是罪有应得。我家里的人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从那时起,一向活泼的我变得沉默寡言,敏感自卑,这种性格后来深深地影响了我,给我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可恶的人啊!你不能为别人雪中送炭,又何必向别人火中浇油呢!

为了改变家中的境况,大哥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起初,大哥欲承包村里的苹果园,但遭到了父亲母亲的一致反对。他们对这种搞投资来获取收益的方法胆怯了,唯恐再徒劳一场。在别人的建议下,大哥决定去学一门技术。大哥在城里找了一份跟别人学修家电的工作。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就回家自己单干。给别人修理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潜水泵之类的。为家里增添一份收入。

父母在家一边在自己地里干活,还要帮助二婶家干活。二婶在二叔去世三个月后生下了一个儿子,既要照料儿子又要照顾两岁的女儿。每当不上学的时候,我就帮助二婶照顾孩子,有时还帮她起院子里的粪坑。那时的农民,家家院子里都会有一个粪坑,填上麦秸或者树叶,让其腐败成粪,秋收过后,起出来用架子车拉到地里。今天想来,我都不敢想象,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怎么干得了那种活!

每当秋收后卖了钱,再加上大哥平时挣的钱,都攒着还了信用社的贷款和利息,但是这些都是杯水车薪,要补上这个大窟窿,不知何时是一个尽头!

日子在艰难中平淡地度过。我们都一天天长大。姐姐出嫁了,嫁妆是用剩下的木料找人做的一套家具,仅此而己。二哥上完小学四年级掇学了,跟着别人出去打工了。只有我还有机会在学校里继续读书。

家里的贷款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大哥的身上,使他感到艰于呼吸。记得有一次,无法控制的大哥猛地冲出家门向村外奔去,我和母亲立即追了过去。大哥一口气冲到了地里,蹲在地上抱头痛哭。母亲一边流泪一边劝说着大哥。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是默默地站在一边,眼泪似雨水似的哗哗的流着。

此时,一些亲戚不与我们来往了,生怕我家向他们借钱。因为人人都知道,我家就是个无底洞,借了是永远还不起的。

最感激的人应该是二姨和二姨夫。二姨夫曾经是一个煤矿的工人。经常托人给我家捎些煤。后来,为了顾家,姨夫从煤矿辞职回家了。为了帮我家偿还贷款,二姨夫拿出了辞职时单位给的补偿金还有家里的积蓄。母亲前几日还同我讲起,当时二姨夫家一毛一毛的钱都拿来了,我们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再一次向您说声谢了,我的姨和姨夫。尽管如此,我家还贷之路依然是那么地漫长。

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而过。

一九八六年秋天,我家有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盖房子,因为大哥年底要结婚了。

为了让大哥早日担起家庭的重担,父母决定让大哥早点结婚。结婚就需要盖新房,无论多难,大哥都决定盖一座新房子。盖房的主要材料像砖呀瓦呀大部分是从原来买的生产队里的房子上拆下来的,又添置了一些新砖和贷款买的那些板材,在姨夫和一帮人的帮助下,终于盖起了三间新瓦房。因为再等一个多月大哥就要结婚了,房子潮湿不干怎么能行呢?母亲一冬天就一直拿柴火在屋里烤,直到大年二十,大哥结婚的头几天才结束。

大哥曾经有过一个对象,两人是初中同学,彼此印象很好,交往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来,大哥突然就与她分手了。我后来了解到,那个女的接了大人的班,在城里有了正式工作,成了城里人。大哥当时正看了路遥的小说《人生》,他不希望自己的爱情像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一样,于是选择了分手。

我的大嫂是我的姑姑介绍的,她的母亲英年早逝,有父亲,两个哥哥,一个妹妹,两个弟弟。由于家里孩子多,经济状况也不是太好。

一九八七年,我考上了乡里最好的初中,离家大约有七八里路,住校。每周三下午回家拿一次馍和咸菜,星期六下午回家,星期天下午再返校。那时可是一周六天工作日,星期六不是休息日。

十一月份,大哥的儿子出生了,全家人都很高兴。侄子是他们这一代第一人,只能有叫哥的,不会有喊弟的。当年村里正好赶上十二年一轮的增续家谱,请了戏团唱大戏。侄子作为本代老大哥被抱上了戏台,并化妆做了喜脸。

一九八八年,大哥在市郊开了一间维修门市。他们一家三口都在门市里住。虽然能挣些钱,但也不是太乐观,大概开了一年多吧,门市就关了。

交待一下二婶的生活吧。孩子稍微大点,由奶奶照顾着。二婶和一位邻居每天早晨在村里榨油条卖。卖完之后再去下地干活,日子倒也过得不错。

日子似乎平静如水地度过,但那笔似乎永远无法还清的贷款始终压在家人的心头。何时能搬去心头上的石头呢?谁也说不出答案。

生活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之下,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接触了基督教,并成了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

如今八十多岁的母亲常对我说,咱家那种情况,我早就有想死的心了。但是我舍不得你们呀!幸亏我信了耶稣,是主拯救了我,不然我哪能活到今天。

母亲和父亲白天干活,晚上依靠认识的几个字读圣经,跟其他教友学唱赞美诗。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信了教的母亲感觉有了依靠,她把心中所有的忧愁向主诉说,祈祷万能的主帮她排忧解难,一向柔弱的母亲逐渐强大起来,敢于面对生活中的腥风血雨。

大哥的门市关门了。当时建筑行业铝合金加工方兴未艾,大哥进入了建筑工地,学起了铝合金门窗制作安装。听别人说,大哥当时学的特别认真亦特别辛苦。夏天的中午,下了班别人都去午休了,只有我大哥一人在毒辣的太阳底下练习铝合金门窗的制作。

一九八九年秋天,我初中毕业,考入了高中。母亲和大哥非常高兴,左凑右挪帮我筹到了一百六十五元的学费。其中有一百是押金,毕业时是要退还的。

大哥很快掌握了铝合金门窗的制作技术,挣钱也慢慢多了。这些钱大哥不仅要养家,还要抽一部分偿还贷款,其中的艰难无法想象。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我深知家境的困难,就想着处处省钱,减少开支。我记得当时的菜是两三毛一份,自己很少买。馒头是用家里带来的麦子在食堂换的,每天和着从家里带来的咸菜或酱饼一块吃。有时咸菜都长白毛了,仍然用水洗一下接着吃。在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学校好久没放徦,我带的咸菜吃完了,我破天荒在食堂买了一毛钱的咸菜丝,每顿饭拿几根下馍吃,居然维持了一个星期之久。

高中三年,我始终穿的都有那套入学军训时发的那套绿军装。夏天单着穿,冬天罩棉袄穿。记得那年夏天,我的上衣出汗了,味道难闻,中午放学以后我把它脱下来洗了,由于没衣服穿,索性在宿舍光膀子,下午穿着未干的衣服就去上课了。我们高中农村子弟居多,只有少数城里的。看着城里孩子穿的夹克,心里羡慕极了,但心里明白,这只是一个奢望。

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再加上家庭环境给我带来的压力影响,高一下学期,我竟然象大哥一样神经衰弱了。脑袋疼,头沉重地抬不起来,从初中开始增多的白头发到现在居然达到了一大半儿。一开始,神经衰弱的事我不敢给家里人说。一是怕花钱治病,二是怕像大哥一样无奈地选择退学。

纸终究包不住火。高一下学期考试过后,我居然从班里第二名退到了十几名。我无奈地告诉了母亲自己的病情,母亲就让大哥给我买了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边治疗边上学。此病绵绵无绝期,居然折磨了我两年之久。

高二那年,我村有了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有一家企业要征收我们村的土地,赔偿一部分钱。当时邻居家分了钱之后都高高兴兴地买东西。可是我家却一分都没拿到。因为这些钱早被信用社扣下了,抵了我家剩下的贷款。

至此,我家的贷款终于还清了!十年来,它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我们的身上,使我们直不起腰抬不起头,今天,我们终于从大山下解放了出来!

一九九一年秋天,我升入了高三,即将参加九二年高考。

令人高兴的是,一直以来的神经衰弱居然奇迹般的好了。快乐的感觉顿时涌遍全身,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为了明年的高考努力拼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进入高三的第一次期中考试中,我获得了全班第一名。我是多么地兴奋啊!我一定要再接再励,再创新的辉煌。

幸福是短暂的,可恶的病魔悄无声息地降临到了我的身上。

一次感冒过后,我不断地咳嗽,胸闷。从家里拿了些感冒药吃一直也不见好。后来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白天上早操跑步时喘不过气,晚上睡觉时打鼾严重,遭到了宿舍同学的一致反感。记忆中严重的一次,鼻中出血,我急忙仰起脸,把鼻孔朝向天空,不料血又流进了嘴里。

一开始,我是不愿意回家治病的,因为我既怕花钱,又怕影响我的学习。恐惧担心一直包围着我。我真的好害怕病情越来越严重,我也害怕我不能再继续学习。我也一直不敢给家里人说,我怕失去上学的机会。由于疾病影响,我的成绩逐渐下降,名次降了十几名,这也更加重了我内心的恐惧。

每当听到那首歌,春天的故事第一句,一九九二年那是一个春天。我就会想起,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我经历了什么。

一九九二年春天,一个孕育着希望与收获的季节。我的病却越来越严重了,呼吸困难,口鼻出血。我万般无奈地回家治病了。

大哥带我来到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生了解了我的病情之后,用手拍拍我的后背,告诉我们左右两边声音不一样,去拍个胸片看看吧。看着拍好的胸片,医生给我确诊了胸膜炎之病。

这段时间正是高三第二轮的复习时间,而我却在家中治病疗养长达两个月之久。

由于病期较长,我打算放弃那年的高考,所以想去学校办个休学手续。不料,当大哥前往学校去办休学手续时,遭到了校方的拒绝。校方给出的理由是高三的学生不允许休学。

休学这条路走不通,我只能继续上学了。治病两个月后,我带着药继续去学校了。

在学校里,我一边学习,一边治疗。我治病的药物是注射药。当时幸亏一位会打针的叔叔在学校工地上上班,每当吃过饭后,我就找这位叔叔给我打针。有时,当叔叔没来上班时,我就去找学校的校医去打,当时打一针要收一毛钱的费用。

带病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当你想专心致志学习时,身体的不适经常不经意间来临,使你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效果可以想象将会是多么地糟糕。

一九九二年的高考如期而至。我仍然满怀希望地参加了考试,希望自己能考一所好的大学。但毕竟还是水平有限,我落榜了。当时的高考录取率极低,整个学校考上的也很少。据说我们班连个中专也没考上的,只有上广播电大的,二百多分分数线,但是有一硬性条件,必须是城市户口。我虽然考了401分,但出身农村的我只能望洋兴叹。

大哥和母亲坚持让我复读。复读是按照分数高低收复读费的。他们东拼西凑了二百多块钱,送给与学校有联系的四爷去交复读费。复读费需要七百元,不够的部分是四爷帮我付的。此后多年,我一直对四爷感激不尽。

复读的一年当中,学习固然辛苦,更可恨时常受到病痛的骚扰。有时,正在我学习的时候,腹部会咣的一声,既打扰了我的学习,又加深了我的恐惧。我害怕疾病会复发,害怕我再次落榜失败。

日子在惊恐与不安中流逝。转眼间,九三年高考如期而至。这年高考,题目比上一年难,学生成绩普遍较低。我校文科最高分467分,而我只考了422分。当年中专线419分,大专线430分,本科线450分。以我的分数,只能走个中专学校了。

我只考上了一所省部级重点中专,然而一则我考上大学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四邻八村。

在九十年代初,由于高考录取率低,考上大专以上的人廖廖无几,人们常把从高中升入中专的人看做大学生。

我成了人们眼中的大学生,各种夸赞纷至沓来,全家人也都非常高兴。

有了大学生的称呼,我高兴过,自豪过。然而,此后人生中的一连串打击,使我觉得这个称呼简直成了一种负担,一种沉重的压力,甚至差点逼我走向生命的终端。

1993年我高中毕业,只考取了省会的一所省部级中专学校。由于当时大学录取率低,能够考上一所中专学校也是令人骄傲事情。据我所知,当时那几年周围村里考上大学的,后来证实都是中专学校。九十年代有小中专大中专之分。初中生考上的称小中专,学制四年,录取率相当低。高中生考上的称大中专,学制两年。录取线高于市内师范大专线,低于省内大专线二十分。我是大中专,当时却是被称为大学生的。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十几年寒窗苦读,我终于金榜题名,名耀乡邻。

1994年,那年我二十岁,正在郑州读中专。一天下午,一封紧急电报送到了我的手中。父病危速归,五个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神经。踏上回老家的最后一班车,我一路心情沉重。当我顶着深夜的星光迈入家门时,放在屋内正当门的一樽棺材使我悲痛欲绝。父亲患脑溢血去世了,自从他患病到去世一月有余,家人为不影响我学习,一直没告诉我父亲的病情,直到父亲离开了人世,才通知了我这个远在他乡的儿子。我趴在父亲的棺材上嚎啕大哭,凄厉的哭声荡漾在冰冷的夜空。

1995年,我毕业了,通过方兴未艾的双向选择进入了市粮食局一家下属企业。企业效益一般,一月只发二百多块钱工资。单位是一家食品厂,主要生产面条,方便面两种产品。面条销量还可以,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内市场。方便面成本高,质量低,市场占有率极低。我当时在销售科,其实也就三个人。除了一个科长就是我们两个新毕业的学生。当时面临的境况就是,面条不用推销,方便面推销不动。当时厂长就让我们去村里联系亲戚家人去卖方便面。农村人哪有钱舍得买方便面,后来就想到让他们拿粮食来换。我就联系了邻村的一亲戚还有母亲去卖方便面。有时候我也蹬上三轮车拉着方便面出去卖或换麦子。风言风语陆陆续续传来,″瞧瞧,这就是大学生,干这个,这叫啥工作",“你说这上大学有啥用!″记得有一次,我和母亲一块去地里干活,邻边地里有一小孩问她妈妈,那个大学生咋还下地呀?她妈妈说,他就是个冒牌货,人家大学生都去当官去啦!别人的挖苦讽刺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痛苦!是啊!难道这就是一个大学生该干的吗,大学生不都是应该当官坐办公室,喝茶看报纸吗?别人这样认为,我也这样想。

二十多岁的人了,我也渴望爱情降临到自己身上。别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是在我村小学教书的一位老师。当人家了解了我的情况之后,便一口回绝了。工作不好,家庭又穷,我怎配拥有爱情!一段时间,在黑喑的夜里,我静静地躺在床上,任凭苦涩的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大学生,这个让我曾经引以为傲的称呼,此刻却像一根锋利的针扎在我心上。每当黎明来临时,我渴望天不要亮,我要永远沉沦于黑暗之中。我憎恨过长眠于地下的父亲,埋怨过对我找工作不上心的哥哥。更可悲的是,我甚至想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独自一人躺在冰冷的床上,一边流泪,一边回味着生活的苦涩。人生啊!真的是一场痛苦的磨难。我默默地拿起床下的农药,想一饮了之。此刻,母亲那凄苦的脸庞在我面前浮现,大哥的爱和付出更使我羞愧难当。我愤怒地抓起药瓶扔到了门外。风声雨声嚎啕声荡彻在可恶的人间。

1998年,经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她不嫌弃我长得丑,也不嫌弃我家里穷。她中专毕业,在县城的市政管理部门上班。感谢妻子的善良与包容,使我有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2002年春天,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迎来的是巨大的伤心与失望。公司宣布破产,我成了一名正儿八经的下岗职工。拿着破产清算发的七千余元,沒有兴奋,心中只有浓浓地悲伤。母亲六十三岁了,一辈子没享过福,却还整天在地里奔波,不下地时还要看孩子。妻子在县里的市政管理部门上班,工资不高,倒也清闲。1999年出生的孩子三岁了,在农村也没上幼儿园,平时都是我夫妻二人和母亲看护。一个曾经让村里人羡慕的大学生失业了,多少讽刺,多少讥笑,我都默默地承受着。为了改善家里生活,我去工地上跟着大哥干过铝合金门窗加工,骑着三轮车做过卖方便面的小生意,还曾为化妆品批发店推销过化妆品,甚至还做过私企的业务经理。苦过累过笑过,所有的一切随着时间己销声匿迹,但留在心中的记忆却是永存的。

2003年,在单位倒闭以后,我努力的去找工作,最后应聘到了一家私营企业。企业是由几个农村发达起来的老板投资的,主要生产农膜,大棚膜,地膜。我在里面任业务经理,其实啥活都干。主要工作是和老板坐在一个办公室接听客户电话,记录整理客户订单,向车间下达生产计划,陪客户吃饭。由于离家较远,我吃住都在厂里,老板对我也不错。

2005年3月,市里省属的一家国企招工。由于我下岗以后,养老保险己断缴了,私营企业不交养老金,在妻子的怂恿下,我辞去了私营企业的工作,去应聘国企的工作。当时进入这家国企有点困难,后来通过我村一个与公司老总有亲戚关系的人帮忙才进入了这家国企。

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国企兢兢业业的工作着,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回首过往,感慨万千。感谢曾经的苦难让我逐渐变得坚强,让我拥有一颗感恩之心。面对未来,我依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高端断桥铝合金门窗

系统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